在岭南地区,“一颗荔枝三把火”说法深入人心,但“荔枝吃多了会上火”的说法究竟有无科学依据,荔枝与“上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资料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刘树林从中医的角度介绍,荔枝是温性食物,多食确实上火,但最终是否出现症状与个人体质相关。“一般来说,偏湿热体质的人食用更易上火。因为体质湿热的人本身体内就存在湿热瘀阻、气机运行不畅等情况,荔枝则会加重其体内湿热,导致湿热壅滞,一旦气机郁久化热,就容易上火。”

事实上,现代医学里并没有“上火”的概念,与之对应的可能是牙龈出血、口腔溃疡、长痘、流鼻血等症状。

医学界关于“荔枝吃多会上火”的讨论还有另一个视角。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罗荣副主任医师介绍,人的口腔表面有层黏膜,在黏膜下的结缔组织中,有众多分泌唾液的涎腺,它们对口腔中渗透压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吃下偏甜的食物,局部的渗透压增高,会导致口腔黏膜中的细胞脱水,上皮细胞出现损伤,就容易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口腔溃疡随之而来。

罗荣介绍,人的口腔内含有大量细菌,它们与口腔免疫系统相互对抗,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荔枝的糖含量很高,如果吃了荔枝不及时洗口刷牙,就容易打破原有的平衡局面。”

华中农业大学2015届园艺学硕士研究生王小丽曾尝试从分子角度切入,寻找荔枝吃多上火背后的科学机理。

她首先将上火定义为炎症反应,并在荔枝中找到了3种容易导致炎症发生的蛋白(14-3-3样蛋白GF14λ,14-3-3样蛋白GF14ω和14-3-3样蛋白GF14υ)。她的研究发现,在“高甜+特殊蛋白”的双重作用下,人体就会产生防御反应,表现为局部发红、充血、肿胀、疼痛等“上火”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口腔溃疡。这一篇论文最终发表在英文期刊《园艺研究》。

“上火是一种炎症表现。”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副主任孟文霞介绍,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起到了主导作用。有研究证实,荔枝果肉中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分泌促炎介质PGE2和NO,PGE2主要是导致人体发生早期炎症反应的物质,会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速溶酶体释放,推动白细胞向某一个区域聚集,最终引起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除了“上火”,十分“甜蜜”的荔枝吃多了,也可能发生低血糖。

个中的缘由是什么?

刘树林介绍,荔枝是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一方面,荔枝中含有的两种甘氨酸——次甘氨酸 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会抑制了正常的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另一方面,荔枝含有高浓度的果糖,果糖不能够被身体直接吸收,需要肝脏“二次加工”才能转化成身体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这一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此时若大量摄入果糖会进一步刺激胰岛释放胰岛素,在短时间内会迅速分解身体内的葡萄糖,两者相互作用下,就会导致人体发生低血糖。

刘树林建议,空腹时不宜使用过量荔枝,尤其是儿童、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更应该谨慎。低血糖发作时,可及时补充糖水,如果出现昏迷、神志不清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

南方+记者 黄锦辉 实习生 黄晓颖

通讯员 刘庆钧 许咏怡

参考文献:王小丽. 荔枝水溶性提取蛋白及柑橘Citsh1蛋白促炎效果评价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