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兴市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热潮,加快提速换挡,推动产业崛起成势,绿色低碳发展新蓝图正在宜兴加速展开。
宜兴发布推出“发力新能源 锻造新优势”系列报道,聚焦我市新能源产业中的光伏、氢能、储能等细分领域,关注产业蓬勃发展热度,展示新时代宜兴产业新气象。
【资料图】
今天推出
“发力新能源 锻造新优势”系列报道②
▼▼▼
“氢”装上阵
竞逐绿色低碳新赛道
孟夏时节,草木竞绿、万物并秀,位于经开区的江苏零碳科技(氢能)产业园一期初步规划已完成,由经开区与上海交大共建的氢能源应用研究创新中心将率先落户。江苏零碳科技(氢能)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000亩,将围绕氢能源建设孵化器、产业加速器、综合服务平台和公共配套设施,为氢能产业项目入驻、科技人才落户和创新技术应用提供支撑。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
绿色低碳、应用前景广泛的
二次能源
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
重要载体之一
也是新能源产业新赛道
国内各大城市正各显神通
投身氢能这片“新蓝海”
面对万亿氢能市场
宜兴也有不甘人后的雄心壮志
2019年
《长三角走廊建设发展规划》发布,宜兴在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紧扣发展氢能产业这一国家战略目标,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和制高点,积极打造长三角“氢走廊”节点城市。
2020年10月
由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新能源产业领域重点企业发起的长三角(宜兴)氢能产业联盟在经开区成立,致力打造氢能产业发展共同体。
2021年9月
环科园与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就宜兴氢枫氢能产业园项目进行签约,着力发展氢装生产制造和氢储生产制造等。
眼下
宜兴正结合氢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计划编制出台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以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政策推动氢能产业链快速发展。
“氢”潮涌动,发展氢能产业, 宜兴底气十足。近年来,我市围绕氢能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制定招商图谱,大力开展项目招商活动,初步形成了拥有制氢、储氢、运氢装备、氢燃料电池等领域优势企业的产业链。
◆ 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单日理论制氢量可达600万方,目前企业生产的氢气主要用于合成氨生产,后续根据下游端用氢需求,经提纯可满足经开区集成电路企业电子级高纯度用氢及加氢站等燃料用氢需求。
◆ 中科瑞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氢及复杂混合气体透平膨胀机、氢液化器、冷箱的研发制造,广泛应用于氢气低温液化储运。
◆ 江苏引领者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是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
企业与项目的资源集聚
加上产业辐射半径及
氢气运输所具备的区位条件
宜兴发展氢能产业的优势
正不断凸显
氢能产业的发展涉及制、储、运、加、用等关键环节,而伴随着徐徐而来的“氢”风,宜兴相关企业已做好大秀“氢”功的准备。
“作为加氢站行业领军企业,氢枫能源已抢先布局,瞄准氢能产业链储运环节,开拓镁基固态储氢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位于环科园的宜兴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四兵说。
多年来,氢枫能源
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和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成果
研发及生产大规模、高密度
镁基固态储氢车和灵便型设备
实现氢气的长时间、长距离
大容量和常温常压储运
企业在宜项目总投资25亿元
自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
一期加氢站关键设备生产线
已于去年投产
年产能可供建设50个加氢站
今年4月
二期项目启动,将打造千吨级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生产线,预计年内可实现2000吨材料的产能,供应100套储氢车,实现销售超亿元。
今年下半年
将加快启动三期的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
“在不断优化提升企业镁基固态储氢产品性能的同时,我们还初步组建了相关团队,丰富终端产品的设计,让氢能应用到更多场景之中。”宋四兵说。
氢能产业一头连着制造业,一头连着应用端。围绕拓展氢能市场应用空间,宜兴积极探索应用新模式,不断丰富氢能产业应用场景。
环科园
环科园拟与氢枫能源合作,在园区建设无锡市首座镁基固态储氢加氢示范站项目,运行一条氢能公交示范线。
经开区
经开区正就合作建设氢能冷热电联供示范应用项目 ,加快与松下公司洽谈。
与此同时
近年来,宜兴市还积极对接上海交通大学,推进氢科学中心宜兴分中心建设,与国电投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氢能源制储运、产业化以及新技术应用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积极通过产学研合作,筑牢氢能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在新能源赛道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来源:宜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