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诺顿LifeLock网络安全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称,中国消费者隐私意识居全球前列,85%的中国人比以往更加警惕隐私安全。
该报告由老牌网络安全公司塞门铁克旗下公司诺顿LifeLock通过民调机构TheHarrisPoll对超过1,000名中国成年人进行了线上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发布。
报告显示,85%的中国人比以往更加警惕隐私安全——这一数字在全球16个国家中占居前列。然而,大多数人依旧愿意承担一定隐私泄露的风险以追求便利(62%),且愿意向企业出售或免费提供一些特定的个人信息,如他们的位置信息(53%)和互联网搜索历史(50%)。
报告认为,在信息共享的时代,社会隐私悖论的核心便是如何管控这些信息,无论是控制权的归属问题,还是因控制不当而产生的后果,都值得深思。事实上,92%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企业应将个人数据使用控制权交还给客户的重要性,其中40%的受访者则认为这一行为绝对必要。
报告显示,46%的消费者认为,当个人数据被滥用时,企业必须要为消费者提供举报渠道,否则便应接受罚款。
此次调查的其他发现还包括: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支付费用给企业来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54%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向供应商付费以确保他们的个人信息被妥善保护,而对于金融机构、零售商和医疗机构,这一比例分别为46%、44%和41%。
极少数中国人对社交媒体提供商表示十分信任。在管理和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只有8%的中国人对社交媒体提供商表示十分信任,而对于零售商这一比例也仅为11%。而他们对于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和政府,这一比例分别为24%,26%,50%,其中对政府的信任度最高。
91%的中国人对于自身的隐私安全表示担忧,但许多人仍然表示他们愿意出售或无偿提供某些个人数据,其中包括互联网搜索历史(1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免费提供,3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出售)和位置信息(18%的访者表示愿意免费提供,35%的访者表示愿意出售)。有些受访者甚至愿意提供身份证明文件信息,例如驾驶执照或护照信息(1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免费提供,2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出售)。
报告显示,当社交媒体帐户出现问题时,年轻一代的容忍程度更低。在18~38岁拥有社交媒体账户的中国用户中,56%由于隐私问题在近一年内删除了帐户,这一比例在39岁以及更年长的用户中为35%。但是,相对年轻的成年人(18~53岁)对数据共享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并表示可以接受售卖某些个人信息的想法,其中包括身份证明文件(30%),互联网搜索历史(38%)以及位置信息(40%),相对于54岁及更年长的中国人而言,这些数据分别为18%,26%和24%。
据估计,去年的网络犯罪共造成4020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并耗费受害者36亿个小时来解决攻击的善后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