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译: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宋代: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资料图】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释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8、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9、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10、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1、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2、遂:于是,就。

13、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

14、步,散步。

15、于:在。

16、中庭,庭院里。

17、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

18、藻,藻类植物。

19、荇,荇菜。

20、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21、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22、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23、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24、作者成就: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25、苏门四学士和陈师道、李廌六人并称苏门六君子。

26、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7、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28、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信通过rdquo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ldquo的翻译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