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表情包非小事,发不好甚至可能引官司上身。这不,近日某地一起劳动纠纷案引发众议纷纷。当事人小刘被公司开除,理由是在有客户在内的微信群里言语粗鲁,辱骂同事。小刘承认有过激言辞,但又委屈辩解,称自己是因为同事先给她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对她进行嘲讽,故意激怒她。

这一案例或许极端,不排除掺杂了过往积怨。但因表情包导致的理解分歧与误会纠纷,在网上却不少见,也戳中了当下网络社交的某种痛点。比如,普普通通的“微笑”,在长辈们眼中是鼓励、肯定,在年轻人看来却是嘲讽、讨厌;“挥手再见”,在一些人眼中是“礼貌告别”,在另一些人看来是“走开不送”……不止于表情包,包括“呵呵”“嗯”等语气词,本来都是常见表达方式,也是通用的社会语言,如今随着互联网语库的极大丰富,也不断衍生出更多特殊涵义,甚至早已背离了其初始的“官方定义”。

作为一个即时互动的虚拟空间,网络交流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提高了沟通效率。然而有别于面对面的现实交流,双方对话缺乏真实语气、表情、神态、动作等的立体呈现,网络社交表意的隐晦性、模糊性客观存在,破译“文字对谈”“斗图互动”背后的真正意图并不简单,理解偏差在所难免。而时时在线的状态、多种场景的融合,也衍生出更多新的社交烦恼。为此,网友们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总结出一套“社交规矩”。有话直说,不轻易找人点赞、投票、砍价等;不直接发起视频聊天请求,能用文字尽量不用语音……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俨然成了网络生存秘笈。

说到底,网络社交是现实社交的延伸和扩展。“表情代沟”也好,“语音勿扰”也罢,本质上源自个体代际差异以及人生阅历、文化理解上的不同。无论当面说话还是线上交流,文字互动还是斗图聊天,多样语境一直存在,读懂话外之音都是一项功课。这一方面,需要双方多一些换位思考。譬如年长者多尝试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年轻人多理解年长者的用语习惯,给彼此一个相对宽松的交流环境,包容偶尔的“失言”“手滑”。另一方面,不妨多一些入网随俗,学习“正确使用”网络用语,力争实现有效交流、“不冒犯”沟通,同样也是社交礼仪的体现。

虚拟世界的交往背后,是真实的心灵感知。我们无法拒绝数字时代一路向前,但可以把握相互走近的脚步与善意。将心比心,无论什么沟通形式,只要进行了真诚、友善、有效的交流,就都是健康网络社交生态的一部分。(田闻之)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