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在2023半年度业绩会上公开回应了云计算市场“价格战”,在高质量发展云的阶段,价格是重要因素,但简单靠价格不是唯一的、决定性的手段。中国电信要基于“网的优势和云的核心向AI的方向发展”,“国云生态已经成型,要奔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坚持下去。”
(资料图)
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阿里云、腾讯云、移动云等头部云计算厂商就接连发布产品降价公告,这一波操作,直接掀起了云计算市场的新一轮“价格战”。云产品降价的背后,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和快速发展的技术,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云服务市场已经走过快速扩张期。
01.各大运营厂商“以价换量”
在今年4月26日举行的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启动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50%。并且将于5月7日正式生效。打响各大云运营厂商“价格战”的第一枪。
根据公布的降价公告看来,弹性计算7代实例和倚天实例降价最高20%,存储OSS深度冷归档相比此前最低档价格低50%,网络负载均衡SLB和NAT网关降价15%,数据库RDS倚天版降价最高40%,视频云和CDN降价最高20%,安全Web应用防火墙降价最高30%。
来源:阿里云官方
5月16日晚间,腾讯云宣布对多款核心云产品降价,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达40%,降价政策将在6月1日正式生效。其中,云服务器方面,腾讯云将针对部分区域云服务器实例特惠时长加大折扣力度,价格降幅最高将达40%;云网络方面,腾讯云对负载均衡CLB(即弹性负载均衡)的LCU(用来衡量独享型ELB处理流量能力的指标)费降价18%,对标准型NAT(网络地址转换)网关降价15%;数据库方面,腾讯云数据库TDSQL-C serverless全新发布资源包付费模式,刊例价对比同规格包年包月产品降幅高达25%。
同时,5月16日晚,移动云也宣布自5月17日起对多款云产品降价,通用入门型云主机、通用网络优化型云主机均降价60%,分别降至包年240元、806.4元;云安全中心降价50%至包年360元;云硬盘备份降价50%至包年7.2元。
艾媒咨询CEO张毅曾在采访中表示,云计算厂商降价有三方面背景:一是随着经济的强势复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巨大的机会,众多厂商都想抓住中小企业市场;二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AI时代来临,尤其是大模型带来的对算力的巨大需求;三是或许与头部企业旗下云计算业务未来的分拆上市有关,希望以规模效应形成对二级市场的良好支撑。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考虑,这些企业选择降价,以价换量。
02.本质:市场增速放缓
“价格战”背后,是整体市场增速放缓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经营的云计算业务正在快速崛起,成为云计算市场中新的主力。
据三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达到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移动云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08.1%;联通云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21%。
而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厂商的云业务增速逐渐放缓,以阿里巴巴的云业务为例,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2年的8个季度里,阿里云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速(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分别为37%、29%、33%、20%、23%、10%、4%、3%,增速下降明显。
IDC此前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达到1057.6亿美元,其中IaaS+PaaS市场在2022下半年同比增长19.0%,与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相比下滑23.9%,与2022上半年同比增速相比下滑11.6%。
随着三大运营商云的入场,让阿里云、腾讯云等逐渐失去了原本断层式的领先优势。以阿里云为例,根据Canalys的数据,在2020年至2022年Q3间,其在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从40.3%逐年下降至36%。
03.云计算行业竞争将长期且持续
正如中国电信对于云计算“价格战”的回应:价格不是唯一手段。价格战只是企业间短期博弈的手段,差异化和创新才是云计算产业在成熟期取得成功的关键。
专家指出:“云计算厂商在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上进行低价竞争是合理的。”这是规模化效应的体现,因为云计算服务没有技术壁垒,走的是规模化路径,基础设施的复用率高,单位算力和存储力的成本就摊薄了,厂商在成本效益上就更有竞争优势,即云计算内卷是长期的、持续的。云产品能实现大幅降价,技术降本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电信要基于“网的优势和云的核心向AI的方向发展”——这恐怕也是大部分云计算厂商的在现阶段的想法。云计算的AI部分具备技术特征,云计算厂商转向差异化,通过技术铸造壁垒,提高云产业的附加值路径,成为大部分企业正在寻找的新路径。 整体来看,云计算受益于信创和数字经济等多个概念,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下,势必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模型将成为云计算行业的重要驱动力,推动云计算行业朝“自动化”“数智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创造更多惊人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