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一些病毒可以改变其宿主的气味,以吸引蚊子并传播给下一个人。该研究显示,登革热和寨卡病毒可以改变宿主的皮肤微生物组,以增强吸引蚊子的气味分子量。

这项新研究产生于一个简单的观察。气味是驱动蚊子如何选择生物体进行叮咬的若干感官线索之一。之前的研究发现,感染了疟疾寄生虫的小鼠在其气味特征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化。那么,依靠蚊子传播的病毒,如登革热或寨卡病毒,会不会改变其宿主的气味,以提高其传播给下一个人的机会?

研究的第一步很简单--将一群蚊子放进有感染和未感染小鼠的房间,看看它们会去哪里。经过几次实验,研究人员确实观察到更多的蚊子向感染了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的小鼠移动。

研究人员从受感染的小鼠身上分离出了大约20种不同的气体化合物。研究人员对每一种化合物都进行了单独测试,发现有一种化学物质特别能吸引最多的蚊子:苯乙酮。对小鼠的调查发现,那些感染了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的动物产生的苯乙酮比未感染的小鼠多10倍。

“同样,我们发现从登革热患者腋下收集的气味比健康人的气味含有更多的苯乙酮,”研究的共同作者王鹏华在《The Conversation》一文中解释道。“当我们把登革热病人的气味涂在志愿者的一只手上,把健康人的气味涂在另一只手上时,蚊子始终更容易被带有登革热气味的那只手吸引。”

下一步是研究病毒如何改变其宿主的苯乙酮生产。研究人员怀疑这种气味分子是通过宿主生物体的皮肤散发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是由皮肤上的细菌介导的。

“当我们比较受感染和未受感染小鼠的皮肤细菌组成时,我们发现一种常见的棒状细菌,即芽孢杆菌,是主要的苯乙酮生产者,并且在受感染小鼠身上的数量明显增加,”王鹏华解释说。“这意味着登革热和寨卡病毒能够通过改变皮肤的微生物组来改变其宿主的气味。”

健康的皮肤会产生一种叫做RELMα的抗菌分子,而研究人员发现受感染的小鼠体内这种分子的水异常低。因此,登革热和寨卡病毒似乎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来抑制宿主的RELMα水,允许芽孢杆菌不受控制地生长,并产生更多的苯乙酮,这反过来吸引更多的蚊子,帮助病毒传播到新的宿主。

该研究的最后阶段研究了这种吸引蚊子的病毒机制是否可以被预防。在这里,研究人员转向了异维A酸,这是一种维生素A的衍生物,以前发现它能增强RELMα的产生。

用异维A酸治疗受感染的小鼠起了作用,减少了皮肤上的芽孢杆菌水并提高了RELMα的水。用异维A酸治疗受感染的小鼠时,蚊子对它们的吸引力并不比未受感染的小鼠大。

王鹏华说,下一步是在感染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的人类患者身上测试这一机制。如果这一切在人类身上得到验证,那么这些蚊子传播的病毒疾病的传播有可能通过简单的异维A酸治疗而减少。甚至有可能通过在与这些疾病作斗争的地区增加饮食中的维生素A补充剂来长期降低这些病毒的更广泛影响。

推荐内容